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

CNC進階-參數表

基本上,我覺得自己的參數自己試,這不就是最紅的『翻轉』教育嗎?其實不過是換個詞的自我學習的概念罷了。我把我的參數分享,只是一種記錄,也希望可以幫助真的有心找資料的朋友。只想著要別人給你答案的人,我只能說既然已經寫下來分享,就是不打算放在腦子裡囉~

材質     銑刀種類       F 進給(mm/min)    S 轉速     C 切入量(mm)

鋁          0.6mm玉米       8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8000           0.05
              1mm ball           10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8000           0.1
              3mm square      10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0000         0.5



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蔡神電銲教學!Soldering lesson by a 12-years-old !


話說我真的是個很愛自學的人,可是每每面對完全不懂的領域, 即使是中文,也彷彿天書一般,那些對Mobile01的大大們而言,根本不算是問題的問題,我常常花了一天時間姑購,卻找不到正確關鍵字,幸好在Fablab Taipei的朋友們,常常主動幫助我,一針見血地點出問題點,讓我可以順利往前進。

就像前陣子我在復習電銲,我知道我焊的總是不太順,但是我不知道問題點在哪裡,蔡神大大剛好有空,不僅指正我,還借我可調溫,日本製陶瓷內膽的烙鐵跟含鉛量較低的銲錫,太感謝了!現在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跟可愛的蔡神學習的小撇步吧!



  *  *  * 器材介紹 *  *  *


烙鐵
基本型的焊槍無法調溫,升溫較慢,約台幣100多元,如果有預算,可以考慮可溫控的烙鐵,以免使用過久,烙鐵過熱,燒壞電子元件
照片左邊就是溫控器,右邊是烙鐵座,下方的海綿要沾水服用,比較難刷的氧化物可以刮在鐵絲球上



銲錫-焊藥

焊油-助焊劑


固定夾座



*  *  *焊接方法*  *  *



1. 要焊的兩端先各自加熱,沾上一點點銲錫
2. 把兩端位置放好,可以用固定夾座幫助固定
3. 用烙鐵加熱要焊的連接點
4. 再把銲錫輕輕帶過去連接點的表面,溫度到了,錫就會融成一小顆球狀,包住連接點即可
5. 烙鐵頭如果有黑色的銲錫氧化物,就要刮在海綿或鐵絲球上,銲接完畢後也要先清除掉舊的銲錫,再沾取一點銲錫包住烙鐵頭,以免烙鐵頭氧化

小提醒:
1.尖頭的烙鐵可以拿橫一點,接觸面積增加,要焊的物件溫度到達焊點也比較快
2.先加熱要焊的連接點,再放銲錫
3.有些銅製品焊不上去,可能是外層有鍍鎳,可以先沾取一點焊油,可以稍稍把表面的鎳腐蝕掉,再加溫久一點,應該就可以焊上去了
4.海綿要沾點水,擠乾不會滴落即可,還有,可以在海綿中心剪個三角形,剛好是烙鐵的形狀,刮除銲錫時很方便
5. 雖然降溫很快,但還是等冷一點會比較堅固,不要馬上就掰來掰去,先靜待一分鐘,再來確認

電銲是很簡單基本的技能,不過要小心不要燙到自己或別人,還有這些東西加熱會散發一點毒氣,切記要在通風的地方操作喔~


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

LittleBits - 初次見面! 基本介紹篇

近日終於有機會在 Hackerspace Taipei 接觸到在國外非常火紅的 littleBits,讓完全沒有電子背景的人,可以簡單又快速地玩出效果。筆者自己也想學電子學,不過光是搞懂相關原理,認識電子元件,就足夠磨損學習意志了,都忘記本來要設計什麼了...哭哭

幸好後來接觸 littleBits,它的特色就是所有的零件,都是用磁鐵連接的,完全不需要焊接,不管是接錯還是想換別的零件,都不需要解焊,只要直接換一個就好,而且已經幫大家把基本的功能模組設計好,不需要考慮或了解什麼電阻之類的電子原理,只要有想法!零件直接貼上就可以使用,實在沒有辦法失敗啊。

除了簡化學習電子的事前準備,外型色彩也十分討喜可愛,完全中了女生跟小朋友的心,真是非常user-friendly!






首先要介紹的就是 littleBits 的color code,這些亮麗的配色可不只是為了好看而已,各自都有不同的代表意思喔~這樣大家一眼就可以知道零件屬於哪一類型,不會接錯,不知不覺中也對基本的電路架構有點概念,是不是好貼心~



藍色-power,上面有on/off




littleBits 的設計是採用9V的電池,電池正負極是在電池同一面,直接連上防呆卡榫,另一端插入藍色方塊就搞定,而其他的電池,正負極的端點在電池兩端,不好固定,需要再加電池盒,也難免偶有搞錯正負極的天兵出現(ex:me...)



粉紅色-控制器/接收器



粉色的部分就像是告訴電路指令,要開還是關,要大聲還小聲⋯等等,有許多方式可以選擇,像按鈕,聲音接收器,調控開關⋯⋯⋯



綠色-反應器/ 動作



綠色的就是因應粉紅色的指令,做動作反應,像峰鳴器(小朋友最愛),可調色Led燈,隨便你折的霓虹燈管,馬達....等等只要接上就會動,不用銲接太棒了!



橘色-延伸 / 擴充板



有時候爲了配合機構設計,可能需要加長傳輸線,或是有許多功能是要分別控制的,這時候就需要橘色的擴充板來幫忙






是不是光聽這樣,就感受的到 littleBits 的無限可能了?這是一個可以持續開發創意的好玩具,下一篇讓我們開始挑選一些範例來邊玩邊學,等不及的,歡迎到Hackerspace Taipei來玩噢!

附上網路看到的可愛的說明影片
官網,裡面有許多飯粒可以玩噢~






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

拆拆樂-烤麵包機

某天晚上,Bob正在執行他的新project,打算把舊的烤麵包機給拆了,hack成真空成型機,拆完其中一個烤麵包機之後,發現竟然是全機械的設計,沒有溫控電阻,只靠不同金屬遇熱彎曲程度不一的物理特性,就做出來了!實在是太厲害了~

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

Universal Laser cutter雷射切割機的使用說明

Hello,各位認真的maker,我把雷切機的使用分成兩大部分來解釋,第一部分是檔案的需求,第二部分是軟體的設定流程,先條列出要點,再加以說明,力求簡潔明瞭,讓大家可以快速找到解答:-)


第一部分 雷切機的使用檔案基本需求
(1)向量檔
(2)stroke改成 0.025 mm

(3)File/色彩模式改成 RGB Mode

(4)Window/Color面板/右上下拉式選項 改成 RGB Mode

滑鼠指的地方,就是下拉式選單
 

打開下拉選單之後,改成RGB模式


說明:
(1)如果有Illustrator,可以直接存.ai檔是最好,照理說pdf, dxf, svg等檔案格式都可以,但是因為轉檔很容易產生問題,譬如尺寸錯誤,線條分岔....等等,如果是使用其他檔案模式,在連接雷切機電腦裡的illustrator開了之後,要特別加以檢查喔~


(2)雷切分成兩種模式,『線條』或是『區塊』,線條的部分,線寬必須轉成0.025mm,雷切機才讀得到


(3),(4) 對雷切機來說,一個顏色是代表一種功率的大小,總共有黑色+7種RGB原色,設計的部分並不需要考慮色彩,因為雷射頭就像瓦斯噴槍一樣,只能改變大火或小火,決定燒焦的程度,並不是噴色彩。所以必須先改成RGB Mode之後,選取相同功率/方式的部分,到window/color面板,把R,G,B其一或其二的橫bar調到極限,也就是數值255。


第二部分 軟體的設定流程
Ctl+P---> Setup---> 喜好設定---> (*1)設定每個顏色的功率(Mode/ Power/ Speed/ PPI) ---> 列印---> Orientation檢查畫面方向---> Print---> 開右下方紅色菱形的雷切機控制軟體---> (*2)開雷切機的電源--->  (*3)對焦---> (*4)將圖檔放到正確位置---> (*5)開『2』地下室抽風機,『3』鼓風機,『4』空氣壓縮機氣閥20psi---> 綠色箭頭Start!--->(*6)切完關234,並清潔機器及廢料


說明:
(*1)Mode分Vect和Rast,Vect就是雷射沿先前設定的0.025mm的線條切,Rast就是雷射把該區塊都燒過一遍,要切多深,要不要切穿,就要看Power和Speed的設定,PPI是雷射的單位密度 ,Rast是整面燒,效果比較明顯,Vect只在切弧線的時候才比較看得出來

    
Print頁面--->喜好設定

Power/ Speed/ PPI + 右邊的 Mode

 設定好了之後要按列印

每次只能選取一個顏色來調整參數,設定好.要記得按Set--->ok,直接按Enter不會存檔噢!


(*2)電腦畫面右下方的紅色菱形,是雷切機的控制軟體


(*3)對焦第一件事,先把蜂巢版平台往下移!!!因為我們並不清楚前一個使用者的材料厚度,如果不先降低平台,就貿然移動雷射噴頭,材料就會被刮一道長長的疤啦!

先開紅色的電源鍵,暖機約30秒

用機器的右方平台的上下箭頭,來降低或上移Z軸平台

再按電腦的噴頭控制鈕後,噴頭會移到畫面上,滑鼠所指示的位置



對焦棒在蜂巢板的左邊,有兩個平面,上面那一個要跟雷射噴頭的平面對合,對好的話,從側面看比較清楚,對焦棒不會卡住或是懸空,用文字不是很好解釋,但是對焦這個部分很重要,不要害羞,第一次就請值日生當面教學一下吧,我相信認真的好學生,大家都會很樂意教的!

對焦棒長這樣

對焦棒放在蜂巢板的左邊

噴頭跟對焦棒要貼合(實在很難拍)  錯誤示範:有空隙!








(*4)當轉到軟體畫面石,圖檔的位置是亂放的,所以我們對完焦之後,要移到材料的位置上,尤其如果是回收使用廢料的好孩子,更是要double check圖檔的位置是否有在材料上噢~

按電腦的十字箭頭鍵,按圖案時會出現9個定位基準小方格,按選不要放開,拉到想要的位置即可,也可以先把雷射噴頭移到預定的位置,再選好小方格後,按To pointier,噴頭的位置點跟定位點就會自動對齊了

十字箭頭




(*5)234三台機器是負責抽風跟過濾空氣,如果沒開,雷切機不會啟動,但是因為234需要時間去充氣,聲音也很大聲,所以等到對焦對好,檔案位置放好之後,要開始作業之前再開234就好了,作業完,或是要開新檔or換材料,也是要先關掉234,讓空壓機可以儘快補氣,才不會用到後來煙霧彌漫喔~


2 號機器的開關跟家裡電燈一樣,燈亮=OFF



3號激氣的開關,往下是OFF,順帶一提,有時候3旁邊的開關會不小心被關掉,so有認真看我文章的童鞋有福啦XD


把藍色把手往自己的方向推,上方圓形指針到20多一點即可


 如果忘記,牆上有大抄可以光明正大的看:-)


(*6)切完後,請記得清潔廢料,如果不方便回收,請丟到垃圾箱,如果還有許多可以使用的部分,你也願意分享給其他朋友,麻煩依箱子上註明的厚度,儘量依大小放整齊




噴頭的滑軌,以及蜂巢板的外框,如果有積灰,請用面紙沾酒精輕擦,如果有煙出現,可能是濾網要換,請通知值日生協助更換




不寫不知道,口頭講完15分鐘的事情,要清楚地寫下來還真不容易,之後再來補個影片(吧XD),謝謝大家看完這落落長的一篇,大家如果怕忘記的話,最好是帶個筆記本記一下,或是照著大家分享的網誌,自己動手試試看,有自己動腦想過,很快就可以上手囉~



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

超簡單!用雷切機一秒做彩色標誌!

想要自己像圖片一樣顯目又漂亮的標示牌嗎?像這種鮮黃的底色,通常是上油漆,等乾了之後,再用CNC來切割,但是上漆又臭又要等他乾,所以今天我要來教一個偷吃步,一秒上色,而且不講的話,質感好到根本看不出來噢~

   

首先,一如往常地,我回收使用別人用剩的材料,這次是3 mm的MDF板,也就是密集版,尺寸剛好,所以我也不需重新切割邊緣,只要把布面亮黃色的膠帶平整貼在密集板上,對,就是膠帶,你可以選擇多試幾種不同膠帶,找到自己喜歡的質感,我選的這種有點像塑膠又有點像布面,成品有點像繃布的感覺˙,並不會覺得是膠帶呢!



多餘的膠帶,從後面裁切掉

然後拿去雷切你要的字或圖案,就完成了~
什麼?雷切是什麼?那就是另一個比較基礎的問題了,我會歡迎到Fablab Taipei來詢問囉~XD



 完成圖 :-)


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

18/June in Fablab BCN - 來玩切切樂!Rhino之Fill / Surface 和 123D Make

今天的task是Anastacia安排我跟Lana合作,把一個模特兒的3D模型,用123D Make去切片,得出來的平面檔案,先排版後,再送去雷切,就可以玩拼拼樂了!

因為是要站立的人體模特兒,所以要先用Rhino把她的腳加個台子,會比較穩固,Anastacia隨意畫個底座,都相當有fu,不愧是建築背景

接下來要用三角形的面去跟模特兒的腳接合,要仔細去看怎樣接比較適合,我想這需要經驗,以及對立體的觀念,可以用 Fill 或是 Surface 去填滿表面,Lana貼心地分析兩者的差別,如果用Fill然後有破洞,代表這些點不是同一個平面,所以要先把模型轉成Nurb,手動選取三點,來接成表面

接好之後有可以用“What"指令來查驗有無漏洞

模型建好之後,就可以輸出成.stl檔案,轉到123D Make來做切片啦~
其實123D Make操作界面簡單易懂,只是手動部分有點不好找,因為他是放在跟設定片數或距離同一個下拉式選單,很容易誤以為只能三選一,不過其實可以先設定好大概的數量,最後再去手動微調

選定model尺寸,板材尺寸/厚度,
試試各種切片方式,
設定總片數或距離
切片角度也可以自由旋轉,

決定大致的切片效果後,然後轉到"Custom" ,用滑鼠選擇你要微調的部位(會反白),畫面下方會出面“add/ 垃圾桶“的選項,就可以依需要調整了,model會自動把脆弱的部分顯現藍色,是一個很貼心但是沒有很清楚說明的功能,我是在等開軟體的畫面中,意外看到的@@

都調整好之後,左邊最下方就是輸出平面圖檔, 123D Make的排版很智障,所以要輸出重新排,有三種檔案格式可供選擇,建議輸出為.EPS後,用 Illustrator排版,Iaac因為都是建築系學生,習慣是用Rhino,所以他們都輸出.DXF檔,原本是簡單的線條,用擅長3D構圖的Rhino跑,反而檔案變超大的,其實每種軟體設計就是給不同的工作,還是要因才適用啊~